对于装修设计,相信很多人都是初次接受,很多人在装修的时候都,幻想着把我们家装修的很温馨过我们的生活。可是在这个装修道路上有很多是我们不懂的,尤其是装修设计的不好,就会给我们家里造成装修失误。一旦出现这些,就会影响我们的居住舒适感,阿姨告诉老公,这几处别这么装可是老公不听,气得肝儿疼,!
1、追求不适合自己的时尚风格
购买时尚个性的饰品固然好,但一定得是你喜欢的并且适合自己个人风格的。如果你想买一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不能头脑一热立刻拿下,好好斟酌一下你对它的爱会不会只有几个月的保鲜期。如果任性地买下了自己现在特别喜欢的饰品,哼哼,你住上3年,家里基本要大换血;如果你是打算5年不大动,偶尔调整一下床品等小物件,那么选购家居饰品的时候要确保五年,甚至十年都能使用下去。
2、吸油烟机选择不适合
厨房装修,选择油烟机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吸力和风量大的,因为风压值越大,油烟机排风能力、排油烟能力越强,千万不要贪小便宜买了风力小的吸油烟机,我家当时买错了,现在一炒菜整个厨房都是烟雾缭绕的,肺都要炸出来的感觉。另外师傅在安装吸油烟机的时候,关于安装的高度也要自己看着点,一般来说,侧吸的安装在台面上35到45厘米,顶吸的就要安装在65到75厘米处,如果安装高度错了,排烟能力就很难保证。
3、根据你的生活来设计,并不是根据设计来生活
装修前,要思考一下你有怎样的生活习惯,将来会在这个空间怎样生活。比方说,饭桌每家都有,但你平时就是在沙发上用餐,饭桌这时候就显得没必要,那就撤掉它,把整个空间都作为客厅不是更好吗?
4、避免一个空间出现太多主题
很多旁友试图在装修的时候把自己想要的主题、颜色、图案和想法都一次性实现。这就像是吃货,去到一家自己喜欢的餐馆,真的就要吃遍自己想吃的东西,哪怕每样都只吃一点点。这样做的结果就会是:吃太撑,难受。放在装修里,这样弄空间不显得拥挤才怪。正确的做法是:每个空间大面积使用一到两种主题材料就好了,然后在几个空间分别布置,这样空间就串联起来啦。
5、嫑完全模仿
在装修前,你肯定会兴奋好一段时间,不停地看别人家怎么装,或是看上千张家居图片。但是,你在确定怎样装修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你家的面积、户型和整体感觉。不要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照片上的家都过于美好,当梦想走进现实,你就会发现这样的装饰和你家有多么的不协调。
6、家具买太大或者太小
这是没有装修经验的旁友们经常遇到的状况。沙发买大了,感觉拥挤闷热,沙发买小了,有觉得空间有点冷。所以在购买前一定要先进行精准测量!!!但是大约只有15%的人有能力在脑中建立起一个立体的家…其实这个时候你可以借助各种软件来完成建模。
7、厨房地面
厨房装修的时候,地面一定要选择防滑的地砖铺贴,在购买瓷砖的时候,一定要自己亲自踩上去测试一下防滑性能,这样才放心,像我家当时不懂,买了光面不防滑的地砖,再加上厨房的油烟大,地面油腻腻的,家人做菜的时候摔了一跤,肋骨都断了三根,这个教训真是太惨了。另外有条件的最好再铺上防滑地垫,双保险更安全。
8、过分装饰儿童房
父母总是想给孩子最好的,当装修时很容易失去理智…新奇的造型和昂贵的材料,这一切都是想当然的产物!你以为孩子喜欢的不得了?殊不知三天新鲜…聪明的做法是购买可调节的家具,以便适应孩子的不同生长阶段。
9、重要物品贪便宜
还是那句老话,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重要的东西可千万不能贪图小便宜,比如水槽、地板,门等这些必须要选择耐用的好材料,毕竟坏了更换都是大工程。之后我们来科普一下家中各种元素的寿命,让你真真切切了解到,家里什么东西要买贵的好的。
10、随便买张小地毯
最后,这是最意想不到的错误之一:大多数人不知道地毯该买多大的,不清楚家具占据了多少空间。举个餐厅地毯的例子,地毯要比餐桌的四周要宽60厘米。买地毯的时候别冲动,先好好算算需要的地毯面积吧!
以上就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几个装修设计的注意,如果你家在装修的时候,碰到这样的话,一定要注意。装修失误就会影响我们的居住心情,会影响我们居住的舒适度,所以在装修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不听装修过来人的话,一定要多看些装修的经验,好了赶紧记住吧。
相关知识
气的肝疼!我家阿姨告诉老公这几处别这么装修,非不听结果毁了!
装修没在场,入住6个失误气的我肝疼!别学我!
88大促这些材料别网购!买到家师傅也不会用,气到肝疼!
当初装修脑袋进浆糊了,这8个血泪教训,个个气得我肝疼
家用冰箱一定要避开这5种,别不听劝,吃亏上当就晚了
厨房这么装修姥姥不疼,舅舅不爱!钱见你就走!
小苏打这么神奇!厨房少不了幸好阿姨告诉了我!
保洁阿姨看我家地毯,说简直就是细菌池!一定要这么清理!
家里这几处要打柜子,家里收纳增加一倍,朋友都夸我家师傅好!
师傅说餐桌小心这几处,当心吃饭伤这你!别吃大亏!
网址: 气的肝疼!我家阿姨告诉老公这几处别这么装修,非不听结果毁了! http://m.zhuangxiutp.com/newsview1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