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室内装修的过程中,很多朋友们对于实践改造是比较重视的,实践改造属于隐蔽过程,所以在施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要注意找专业的师傅来进行施工,同时也要多了解一些施工的相关方法,了解一下施工的预算的工作。那么水电改造有哪6大烧钱坑?下面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
一、水电改造有哪6大烧钱坑?
1、穿线
铺设电路的时候,为了保证电线不受损、不漏电,一定要先把电线穿进线管再埋进槽里!这时候一根线管里插几根电线就极为关键了!很多开发商真是把业主当傻子,一根线管穿三根线,价格直接按单价的3倍计算,人工和物料,要知道只要你线管是一根,开槽、穿线的价格就不会变,多的只是电线的材料费,这里大家一点要看清楚,很多业主不清楚很容易吃亏!
2、开槽
水路、电路开槽也是加价的重灾区,我家装修的时候没有细说这事,等开工了跟我说你家水电改造要开槽还是不开槽?我当场就懵逼了,这不肯定是要开槽的吗,结果他告诉我说合同上没写,开槽要加钱,然后没办法,加钱!等到墙面开槽又和我说,你这个是承重墙,开槽要另加钱!没办法,加钱!加钱!而且完全就是单方面说价格,你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大家装修前千万要注意,把开槽、不开槽、非承重墙开槽、承重墙开槽的价格都写出来,别等临到头了在被强行加价,连还价的余地都没有!装前你要是觉得不行,直接不签就好了!
3、水电开槽回填费
这个费用完全是瞎收的!千万别给!!开槽的钱交了就是包括回填的!要是他们以回填像你收费,别理他!直接走315举报!不能惯!
4、暗盒
装修时,每个插座都需要一个暗盒,里面装的就是线管出来的电线!暗盒这个东西一定要自己买好!装修公司不给你配的,这种暗盒随便去个建材店,便宜的一两块,贵的5、6块!但如果你没准备好,工长直接一个十几二十给你算!随随便便让你多花个几百!
5、线头
水电改造做吊顶或者灯具,基本都会余个15cm线头出来,哪怕是平时的开关插座线板都会余一段线头,长度不会太长!大家要注意,这部分可能看起来不觉得有多少,但是每个线头都算起来多出来的量可一点都不少!但是施工收费都是按照电线长度算的,这一下白白花几百都有的!
6、进场
我家做水电改造,最坑的就是材料进场!我家水电材料什么到场了工人没通知我,直接帮我验收拿来做了,这些我都完全不知情。后来做装修的朋友告诉我,其实这样很危险!因为施工方和这些材料商都是熟的,你不亲自验收,分分钟给你把材料卖还给商家给你用差的材料,你根本不知道!大家切记,材料一定要自己验收!
二、水电改造多少钱一平方?
水电改造是装修的重点,花费也是比较大的。不少业主都很想了解水电改造的费用,事实上影响该项目费用的因素是比较多的,根据开发商的预留情况、业主自身需求预算、改造量的大小、水电改造的结构改造以及设计造型都有很大关系。
建议大家自己购买水电材料,施工方面则需要请专业的水电师傅。如果只是单纯的改水电,只需要根据房屋的布局实际发生量来收取费用,人工费每平米12-25左右,价格仅供参考,预知详情请咨询当地水电师傅。
三、水电改造注意事项有哪些?
1、经过客厅的水管从顶部走,厨房卫生间用铝扣板吊顶遮住,穿过客厅部分沿边角走,用石膏线包上,如果出现漏水就可立马发现。水电改造师傅在开槽时就分别打两个洞孔,布管时两路水管就自然分开了,以确保冷热水管的间距,减少了水管的安全隐患。下面看小编为大家介绍装修水电改造中的另一注意事项。
2、注意装修水管质量,选择可信的大品牌作为装修材料,以免对以后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应和水电改造师傅沟通好,家里水龙头等的位置安放,尽量使污水池与水龙头的间距合理。装修水电改造是个特别要求细节的工作,为了以后家里出现更少的水电问题,现在就多花点时间学习吧!
3、管线的走向一定保持横平竖直。有时候地面出现空鼓现象并不是因为泥工施工不当造成的,恰恰是由地面线管的间距问题引起的。要求水电改造师傅铺地砖的地坪管并排3根以上,间距大于20mm,适当有距离,水泥可以填进去,就没有空鼓了。
在进行室内装修的时候,大家要了解一下装修方面的方法和技巧。以上就是关于水电改造有哪6大烧钱坑的相关介绍,进行水电改造的话,我们要结合室内的房屋户型来进行设计,更要注意一些施工的细节,找有经验的师傅来进行施工,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
相关知识
水电改造6大烧钱坑,中一条都是灾难,装修前都进来看看
旧房水电装修重要步骤有哪些?专家偷偷说水电改造搞错难回头!
旧房改造要花多少钱?新手小白必知的6大改造要点
装修老房必须要改水电吗?老房水电改造步骤有哪些
装修6大内幕,过来人都知道,坑惨我们了!
水电隐蔽工程的10个施工细节 看看这些你入坑了吗
装修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6大准备工作介绍
水电改造合同内容,水电改造合同签订要求
三个水电改造知识点必须知道
水电改造注意事项,水电改造技巧有哪些
网址: 水电改造6大烧钱坑,中一条都是灾难,装修前都进来看看 http://m.zhuangxiutp.com/newsview26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