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成都多个地区都经历了暴雨的“洗礼”。每年雨季,同时传来的还有另一个声音:哪个小区又进水了。有人说,下雨天是对房子最好的检验,小区排水好不好,房屋是否漏水都能当即看到。不过,恶劣天气下,看房真的是件容易事吗?
事实上,检验房屋是否漏水并没有那么困难,有购房者在买房半年后发现墙体漏水都能获得赔偿。雨季看房,真的有必要吗?
半年后发现墙体漏水,业主成功获赔
买房,对许多家庭而言都是最为重要的事,选房时谨慎小心自然是常态。雨季看房,最近变得越来越常见,许多冒着大雨去看房,只是因为能够在雨天看见房子最“真实”的样子。
但事实上,有业主在买房半年之后发现房子漏水,依然获得赔偿。能否给房子在雨天上保险,这件事很重要。
今年1月,李先生通过链家购买了一套二手房,在今年7月,发现家里的房子有漏水情况。经过检查发现漏水来自墙体内水管。最后他联系了购买门店申请漏水保固补偿。
买房半年才发现房子漏水,还能获得补偿吗?最终,经过维保核查,检验出了漏水的位置,门店也对房屋主体墙壁管道、地面管道的漏水情况进行了补偿。
许女士和李先生有着相同的经历,在购买了一套二手房并将其出租之后,雨季到来租客发现房屋存在漏水现象。许女士通过联系客服,仅在一天之后就收到了4000元的漏水保固补偿款项。
雨季看房者增加,经纪人:或许并没有必要
链家经纪人小李告诉笔者,雨季的到来,让他变得忙碌起来。“购房者现在喜欢在雨季看房,因为能够检验房子是漏水。”这样真的有效吗?
小李解释道,这一做法确实能够让购房者更加了解当下房子的情况,但事实上,平台也会对二手房进行检查。挂出的二手房多是会与原业主确认是否漏水,如果经纪人未向业主确认,或者门店存在瞒报行为,成都链家承诺,对从签单之日起六个月内,房屋主体结构内发生漏水现象的交易房屋,根据漏水部位进行漏水维修费用补偿,每单累计补偿金额最高为人民币壹万元整。
据链家相关负责人解释,这种赔偿是链家推出的安心服务承诺中的事项,针对了多种可能在二手房、新房甚至租房中可能遇到的情况,给消费者提供一种保障。
对于购房者选择在雨季看房的行为,在小李看来“这或许没有必要。”他也给出解释,从业5年多以来,他的工作就是不停地核实房源的情况,尽可能减少在买房时候遇到问题,“链家的安心服务承诺其实也给购房者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多种情况有保障,成都链家两年赔偿金额超2亿
关于安心服务承诺,笔者也向上述负责人了解到,这并不只是针对了漏水这一事项,从推出至今,这项服务经过了7年已经扩展为八大项,主要内容有:真实房源-假一赔百、物业欠费-先行垫付、签前查封-先行垫付、不吃差价-吃一赔十、房屋筛查-先行垫付、房屋漏水-保固补偿、过户枉跑-安心补偿、交易不成-佣金全退。但具体的细则根据城市不同,有所调整。其中,在成都,这项服务的细则达到18项。
这种赔付是确有其事还是只是噱头呢?
该名负责人给出了一组数据:从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成都链家已经赔付9237单,赔付金额超过2亿,而链家在全国的赔付金额已经超过19亿。
张女士是安心服务承诺的亲历者。今年4月,她在天府新区买下了一套房子,签约当天查出了业主欠有5686元物业费没有结清。“当时卖家说收到钱就会付款,我们就口头做了约定。”让张女士没有想到的是,收到钱之后这位卖家就消失了。“本来买房就是一笔巨款,还被卖家骗了,其实很想不通。”但是出乎张女士意料的是,这5000余元的物业费最后由成都链家做出了赔付。
买房是件大事,但却常常会出现意外。面对链家推出的安心服务承诺,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很负责任的做法。”
“2010年至2018年间,我国房产交易纠纷案件总量1288491件,这种大额交易中存在太多不确定性该由谁来兜底?链家做了一件让行业钦佩的事。”上述业内人士还提出:“赔付是承担责任的结果,速度和态度也同样重要。”
对此,成都链家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一点同样不用担心,“因为链家早已经提出30124的客诉体系,具体来看就是,在客户投诉后将在30分钟内响应(触发短信告知已接待),12小时内给到解决方案,24小时内实现90%以上客诉结案率。”
同时,也有法律界人士提醒购房者,在买房时应该注意购买条款,以确保大宗交易的安全性。
相关知识
买房半年发现漏水,竟然还有赔偿!
19年下半年买房难!两个好消息已经在路上了,准备买房盯住!
楼上漏水怎么办需要知道哪些步骤
房子漏水物业有责任吗 小区物业有哪些责任和义务
飘窗竟然还有真假之分 装修改造时千万别拆错了
装修入住一年后 发现不实用的东西竟然这么多
腰线楼竟然会有这么恐怖的事情,幸好我没买!简直太坑了!
买房认购定金可以退吗 买房交定金注意事项
专家调查发现:买房预期和能力已改变,各地为抢人频出奇招
判了! 店家卷款跑路,家居卖场承担赔偿责任
网址: 买房半年发现漏水,竟然还有赔偿! http://m.zhuangxiutp.com/newsview45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