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资讯 > 深度拆解格力厨电三次抉择:每一次转身背后,如何精准卡位?

深度拆解格力厨电三次抉择:每一次转身背后,如何精准卡位?

    10月23日,郑州黄河文化公园的炎黄二帝巨塑前,《将进酒》的剑舞刚落,另一处演示台的黄河水正通过格力净水机逐渐变清。当“黄河家宴”上三代同堂共饮净化水的那一刻,格力已然将厨房电器从功能性的硬件,重塑为维系家庭情感与家国情怀的文化媒介。

    一直以来,格力以空调产品闻名全球,鲜为人知的是,格力在厨电领域也拥有着深厚的研发实力。格力电器财报显示,2022至2024年间,研发投入从64.3亿元攀升至71.4亿元。

    回顾格力在厨电领域的发展历程,在短短二十年里,曾经历了三次进化。正是这三次战略性抉择,为格力描绘出了深具发展潜力的第二条增长曲线。


多元化跨界,闯入的“降维打击者”

    1998年至2008年,是中国住房商品化浪潮奔涌的十年。

    伴随居民住宅条件的改善,厨房从狭小的辅助空间升级为家庭生活的重要场所,面积显著增加,配套化与电气化水平大幅提升,“整体厨房”的概念开始走入大众视野。

    在此背景下,消费者对厨房电器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基础功能,而是对产品设计、质量与用户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场潜力已然显现。2004年发布的《中国厨房行业发展趋势》报告预测,未来三年全国厨房产品的潜在市场规模约为260万套。以每套3万元计算,市场总值约780亿元;即便按50%的有效购买率折算,规模也接近390亿元,标志着行业正突破百亿大关,驶入快速成长的轨道。

    正是看中这一机遇,格力在2004年通过收购珠海格力小家电公司(持股75%),为日后切入小家电及厨电赛道奠定了基础。

    彼时,中国厨电行业正处在“油烟弥漫”的前夜:2006年,全国城镇每百户家庭油烟机保有量仅约69.8台,电饭煲虽普及率较高,但市场仍被大量低价“裸胆”产品充斥,99元价位段竞争激烈;方太、老板等品牌刚刚开启高端化尝试,而美的、苏泊尔已凭借规模效应将行业利润压缩至微薄。

    与此同时,空调行业在经历2005年的价格战洗礼后,格力以32.47%(2006年数据)的市占率稳居行业龙头。格力开始思考,能否将空调的成功模式延展至厨电领域?

    经过慎重思考后,格力将压缩机渗氮工艺中积累的工业热能技术、年销超1200万套电控系统的供应链规模,以及当时“六年包修”服务所建立的用户信任,倾注到厨电产品之中。厨电市场容量广阔、格局分散、技术积淀尚浅,恰恰成为格力凭借制造体系与研发能力实施“降维切入”的理想领域。

    2012年,董明珠成为格力电器董事长后,正式提出“多元化”的战略方向。从此,格力开始系统地将空调领域积累的研发经验与供应链管理能力,向厨房电器进行迁移和赋能。

    2013年,格力推出生活电器品牌“大松(TOSOT)”,产品涵盖净水机、电暖器、电风扇、电饭煲、电磁炉、电压力锅、加湿器、干衣除湿机和空气净化器等。

    然而就在两年后,董明珠在东京秋叶原电器街亲眼目睹了中国游客抢购日本电饭煲的场景,有人甚至不惜飞越重洋前来采购。

    这一幕深深刺痛了这位执掌千亿企业的掌门人,她直言不讳地表示“深感耻辱”,“我们这么一个制造大国,怎么可能造不出让人心动的产品?我特别生气‘到国外买电饭煲’的事情,这个事真的刺痛了我的神经。我觉得很遗憾,同时也很悲哀,中国没理由连个电饭煲都做不好。”

    2016年,格力发布了大松IH铸铁电饭煲产品,并在北京启动了“万人体验行动”,将大松电饭煲和其他3个国外品牌电饭煲煮好的米饭分给现场嘉宾和媒体记者品尝。最终,盲测结果揭晓:体验最好的正是格力大松IH电饭煲。这标志着格力从单纯地进入厨电市场,向引领高端厨电转型。

    此前,格力大松电饭煲主要走的是“不锈钢+底盘加热”的大众路线,而铸铁电饭煲的诞生,则实现了代际的跨越,从“底盘一圈热”升级为“360度立体涡流”。格力电饭煲让中国消费者第一次意识到:国产电饭煲不仅能比日本货更贵,还能卖得更好。

    这是中国厨电市场的黄金期。城镇化持续推进、商品住房普及、产业政策引导、消费升级与技术迭代等多重动力交织,推动中国厨电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奥维云网(AVC)全渠道推总数据显示,2016年,厨电市场零售额约为69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7%,增速领跑家电各品类。2017年1至4月,厨电市场零售额达231亿元,同比增长17.4%,增势依旧强劲。


“新轻厨”战略,让年轻人爱上厨房

    就在一切都欣欣向荣的时候,挑战随之而来。2018年成为中国厨电市场的一个重要拐点。

    受房地产调控政策深化等因素影响,行业结束了近十年的高速增长,整体规模出现回调。据奥维云网(AVC)全渠道推总数据显示,当年厨电市场零售额为640亿元,同比下滑6.4%,为十余年来首次负增长。其中,油烟机线下销量大幅收缩16.7%,燃气灶也出现十年来的首次销量下滑。

    市场寒意源于多重因素。上游房地产市场在前两年(2014-2015年)的不景气,导致全国住宅竣工面积呈现负增长,而精装修房渗透率却从2017年的约18%提升至2018年的约25%。地产商将“烟灶套餐”作为交房标准,大量采购需求被前置,对传统零售渠道造成显著分流。

    与此同时,消费主体与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演变。

    年轻的95后消费者开始进入市场,他们要求厨房“开放、静音、能拍照”。社交平台将蒸烤一体机、洗碗机、垃圾处理器推为“新厨房三大件”。据天猫当时数据,嵌入式蒸烤一体机与洗碗机的增速分别高达38%和37%,油烟机的搜索量首次被洗碗机反超。“健康”成为核心诉求,厨房的声、气、水、米都成为被审视的对象。

    格力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健康恐慌”。

    2018年,格力推出格力大松厨房“三剑客”:油烟克星—格力大松吸油烟机;点火达人—格力大松燃气灶;杀菌能手—格力大松消毒柜。这三个产品是厨房电器的典型配置,即:烟、灶、消品类。

    在随后的2019至2022年,厨电行业在疫情冲击与消费复苏中震荡前行。传统品类增长乏力,而集成灶、洗碗机等新兴品类占比持续提升。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大厨电(含油烟机、燃气灶、集成灶、洗碗机)总销量为2370.2万台,同比下滑12.3%。

    好在政策层面持续给到利好。2019年,国家多部委联合印发《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支持绿色、智能家电销售,鼓励地方给予消费者适当补贴。同时,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主体代际变迁,共同推动着厨房消费向健康化、智能化和轻量化升级。

    2022年5月,董明珠在直播间正式发布格力“新轻厨”战略,主打“简单做,健康吃”,核心就是解决年轻用户“怕油烟、怕洗碗、怕做错”的痛点。它并非简单的产品套系,而是格力将空调产业积累的变频、杀菌、静音三大核心技术,系统性地解构并融入厨房场景的成果。

    格力陆续推出抽油烟机、洗碗机、消毒柜、燃气灶、蒸烤机、电饭煲、压力锅、电磁炉、电水壶、电火锅、果汁机、净水机等在内一系列厨房电器产品,能一站式满足厨房场景需求。

    格力通过这套厨电组合拳瞄准了高端市场,却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切入。于是,厨房战场出现了罕见一幕:对手还在讲“颜值集成”,格力直接讲“工业指标”;对手送锅铲,格力送“六年包修”。

    与文章开头提到的直播挑战类似,格力的这些“硬核”表现背后,是对掌握核心科技的自信。如今,格力电器拥有50项国际领先技术,累计申请14万项,其中发明专利超过7万项,是唯一一家连续九年进入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的家电企业。


构建智能生态,将厨房接入“格力大脑”

    2023年,整体的厨电市场终于呈现出复苏迹象。

    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厨电七大件市场零售额达270亿元,同比增长2.6%,行业稳步回升。

    智能化、健康化与节能化,已经成为驱动厨电行业发展的三大核心引擎。智能产品正从单机控制迈向全屋互联,注重无缝的用户体验;健康化诉求推动材料创新与烹饪方式变革,抗菌、无烟成为标配;节能化则在国家“双碳”目标指引下,聚焦于能效提升与资源循环。

    至此,格力已在厨电领域构建起了覆盖“烟、灶、消、蒸、烤、洗、锅、壶、榨、炸”十大品类的完整矩阵,并系统性地将空调领域积淀的变频、静音与节能技术注入厨房场景。

    2023至2024年,格力“新轻厨”系列全面对接其智能家居平台。这一次,格力将连接空调的“管道”以数字形式延伸至厨房,管内流动的不再是冷媒,而是数据、协议与智能算法。

    格力厨电产品接入“格力+”App,用户可实现远程控制、场景编排与能耗管理。这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能实现烹饪零手动,灶具点火,油烟机自动开启并匹配风量。

    当不少同行仍以“烟灶联动”为卖点时,格力已将整个厨房作为有机组成部分,深度集成于“零碳健康家”系统之中,让烹饪变得如同开启空调一般简单、确定。

    2025年10月,格力针对中式厨房痛点,开创性地研发了冷烟机。以往,为了解决厨房的高温问题,消费者需要同时安装厨房空调。但是空调出来的冷风却容易被烟机抽走,制冷效果差且能耗高。

    格力冷烟机不仅是一台抽油烟机,还是一台可制冷的空调。它在行业内首创了“烟冷融合”的架构设计,创新性地将31m³/min大吸力烟机与2600W制冷量空调合二为一,让消费者在三伏天做爆炒菜也能保持清爽感受,解决了中式厨房的高温痛点。

    这一创新使格力在厨电领域构建了技术护城河,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冷烟机的超薄机身设计,与传统烟机相比,节省了38%空间,且无需外挂机或额外打孔,安装便捷。

    这些厨电新品并非孤立存在,它们将和格力的其他品类家电一起,共同构建起“董明珠健康家”的全屋智能场景。

    回顾格力厨电的二十年,从2004年的战略性进入,到2016年凭借大松IH铸铁电饭煲实现技术破局,再到2022年后以“新轻厨”战略引领智能化和场景化转型,格力的每一步都精准契合了行业高端化、智能化升级的浪潮。

    在进化的过程中,格力将其工业制造的规模、技术跨界的锐度与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相结合,在千家万户的厨房里,持续书写着新的增长故事。

相关知识

深度拆解格力厨电三次抉择:每一次转身背后,如何精准卡位?
小目标,注资1亿!格力电器成立电商公司
店商or电商 地板企业如何做出抉择?
拆解直播电商:乱象背后的万亿市场
海尔空调每一次发明,都是行业“风口”
厨电新老赛道上的企业进退之辩
厨电市场低迷不振,如何“唤醒”新驱动力?
聚焦厨电领域|帅康用专业打造高端厨房新方式
厨电行业重构在即,厨品乐电器快速展开市场攻势
华帝股份与中关村科金共建大模型语音智能体,打造厨电行业高效响应、精准服务标杆

网址: 深度拆解格力厨电三次抉择:每一次转身背后,如何精准卡位? http://m.zhuangxiutp.com/newsview92436.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
装修资讯分类导航